老子

东方圣人:用智慧点亮未来的和平之光

在这个瞬息万变、充满矛盾与挑战的时代,和平与和谐似乎变得愈发遥不可及。全球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流,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分歧。面对这样的局面,许多人开始反思:我们是否还拥有那份来自古老东方的智慧?是否还能从那些被时间洗礼的圣人思想中,找到化解纷争、实现和平的

花朵 孔子 老子 圣人 神祗 2025-09-30 17:58  2

老子:道家的奠基者与东方哲学的巨擘

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浩瀚星河中,老子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。他不仅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,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东方文化乃至世界哲学。老子的思想核心“道”,如同一条无形的线索,贯穿其一生的著作《道德经》,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一。本文将从老子的生平、思想体系、影响及其

道家 道德经 老子 奠基者 东方哲学 2025-09-28 21:07  2

道德经问答(112)老子用那八个字描绘圣人的境界?

董延喜:圣人的境界和品行是个什么样呢?老子说:“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。”从古至今,合道而行之士所呈现的德性,老子用八个字高度浓缩,这就是“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”,“微妙”形容精深玄奥,“通”形容通达洞透。圣人的境界是广精博微,

道德经 道学 老子 圣人 玄通 2025-09-29 08:40  2

道生一一生二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二章:从帛书版 看老子的哲学思想

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二章以 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 的经典命题,成为全书最具宇宙生成论色彩的核心章节。1973 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《道德经》甲、乙本,为这一章节的解读提供了更接近古本原貌的文本参照。帛书版与流传千年的王弼通行本在文字上的细微差异,

道德经 老子 哲学思想 道生 帛书 2025-09-28 23:07  2

老子西走与《老子》西传

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讲:“老子修道德,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。居周久之,见周之衰,乃遂去。至关,关令尹喜曰:‘子将隐矣,强为我著书。’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,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,莫知其所终。”以信史著称的《史记》,在这段有关老子西走的文字中却疑点多多。例如关于

老子 关尹 司马贞 西传 列仙传 2025-09-28 21:21  2

“儒”此有趣|如果古代有热搜,那榜首一定是:孔子与老子的双向奔赴

由于先秦两汉时期儒学的兴盛,汉代以“孔子见老子”为题材的画像石发现数量很多,作为孔孟之乡、儒家文化发源地,山东发现的“孔子见老子画像石”占了百分之八十。这件馆藏于山东博物馆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,形象再现了儒、道两位始祖互敬互学、切磋学问的名场面。

有趣 古代 孔子 画像石 老子 2025-09-28 15:53  1

道的本质之一是无为,无为绝非无所作为,而是有着清晰的价值边界

“无为”,乃先秦经典《道德经》中熠熠生辉的核心要义,是道家思想体系里贯通天地人伦的精神枢纽。道教以“道”为至高信仰,视“道”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与运行法则,而“道”的本质特性之一便是“无为”。由此,“无为”不仅成为道教徒洞察自然界生生不息之律动、审视人类社会发展演

道家 道德经 天道 老子 枝头 2025-09-28 10:59  2

退休后的处世哲学:沉默是金,这“四件事”烂在肚子里都别乱说

随着年岁的增长,人们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安静,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衷于表达与争辩。这并非冷漠,而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通透与从容。年轻时总想用言语证明自己,渴望被理解、被认同,但到了人生后半程才渐渐明白,真正的智慧往往藏于不言之中。托马斯·卡莱尔说:“言语是银,沉默

退休金 底色 老子 邻里之间 马牛 2025-09-26 22:21  2